最近新聞說衛生紙又要漲價了,
好友怡說她要去搶購,
「可是妳只是一個人住,一個人用,就算你買十包好了,差價也不過一二百元,妳少買一瓶紅酒都可以買二三十包了」我說,
「可是那是一種心理的感覺」她說,而且還是要去搶購,


我有點不大瞭解這種"類歐巴桑"的心態(我無意冒犯歐巴桑), 
"類歐巴桑"是我為一些其實年紀不大,但是卻喜歡貪便宜,不計形象的小姐們所取的,
有些東西,她們其實搶了也不會用,還是搶,
看到哪裡擠了滿滿一堆的女人,就要跟著去湊熱鬧,
這難道是一種群眾運動嗎?
好友怡搶購衛生紙就算了,至少衛生紙還有用完的一天,
但是有些"類歐巴桑"的朋友搶購的東西真令我匪夷所思,
比如說花車上被大家捏來捏去的內褲,
路邊掛上海關沒收貨,倒閉清倉貨的貨車,
什麼手錶啦,零碼鞋啦,床單啦,皮包啦,玩具啦,書啦,雜貨啦.........,大家也要搶,
有的時候,我真的很想追問:
妳買回去真的會用嗎?還是只是覺得總有一天會用到?

還有,明明家裡啥也不缺,
而賣場推出一元XX,十元XX,大排長龍擠破頭也要搶;
有時某團體做公益推出的一元食物,明明是給弱勢族群,
也圍了一堆穿著打扮也不差的人在排隊,
而且搶食的嘴臉非常貪婪;
或者明明都付得起五星級飯店餐廳自助餐的錢了,
偏偏要把一個盤子的食物堆到像小山,或者還要同時拿二個盤子,
一副撈本的樣子,
這些又是何必呢?

相對於"類歐巴桑",
我還認識一種恰恰相反的朋友就是─ "類貴婦" ,
這種人,本身不是名門望族,家也沒有橫產,
但是卻不量入為出,
一張張卡刷爆,買一堆讓我嘆為觀止的東西,
只是為了享受這種躋身某種層次殿堂的尊榮感,
我剛出社會時,廣告公司內有一位設計師同事,
她也才出社會一二年,
卻會去當時設計師熱中朝聖的"中興百貨"買一條八百元的抹布,
或是一個八千元(我覺得不怎麼樣的)髮夾,
只因為它們是"中興百貨"出品,
她覺得那是一種身份的表徵,
這樣的行為,代價是刷爆四張卡,

而我出社會一段時間後,
看到這種"類貴婦"可是越來越多,
在外商公司時代,
同事手提各式各樣名牌包,
比較著誰是新貨,誰是過季品,
連剛進公司不久一位剛出社會的美眉,也學到這種風氣,
不僅刷爆數張卡,還欠了一堆錢,
買了琳瑯滿目的行頭,
單一支雨傘就七八千元,而買完三天雨傘就掉了;
我也很想問她:妳是有這個屁股嗎?


有時候這二種人還有可能合體,
也就是同一人身上同時出現二種類型,
"類歐巴桑"+"類貴婦"="不倫不類"
我還有一個朋友,是典型代表,
她一方面愛買名畫,喝紅酒,
但是卻又穿著拖鞋,不合身又過時的衣物,
三不五十出國十天半個月,說要去流浪與尋找自我云云,
有時去"高貴的"英國,法國,西班牙,
有時去"滄桑的"印度,尼泊爾,緬甸,越南,
有時去"古老的"埃及,中國敦煌,
回國會搬回些平時根本用不到的復古玩意兒,
或是名牌手錶,項鍊,裝飾品...,
即使是"類貴婦"也讓我覺得渾身就是一個亂七八糟的矛盾,
但是,
她也同時喜歡貪小便宜,搶購廉價貨,
什麼大降價的日常生活用品,路邊的鞋包,全都不計較的買,
如果沒有紅酒,名畫的加持,只看她的穿著打扮其實真的很普通,甚至到隨便的地步,
而舉止並不優雅到可以與她的(自己覺得的)品味相對應,
她的"類歐巴桑"倒是滿徹底的,
這二種類型合體以後,
彷彿是披著貓皮的狗,
外表想要刻意營造出貓的優雅,但骨子裡又有狗狗的隨性特性,
因此看著非常彆扭,


但是我也有朋友,就是"做自己"的朋友:
有一個真貴婦的好友,
不刻意出入高級場合,
平時講話優雅自然,
個性溫和EQ高,
佩帶起她的Hermes包,
以及使用優雅流利的中文或是貴族式英文,
都是那麼悅耳,
一舉手一投足不自覺流露出良好的教養,
真是賞心悅目;

另一個好友,
則相當隨性,
喜歡穿著平實簡單褲裝,
背著百貨公司的非名牌包,
講話直接不拐彎抹角,
大剌剌的說笑,
熱情可以感染四周的人,
懂得適時買些自己喜歡的昂貴物品,
但也懂得要存錢養老,
跟她聊天,感覺很舒服放鬆,


其實我想說的是,
你是哪種人就是哪種人,
就算努力的改變自己成為另一種人,
模仿的再像,也會有一種刻意的效果,
會產生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好笑,

雖然上述說的都是我的朋友,
但是,我個人卻比較喜歡"做自己"的朋友,真實不做作的朋友,瞭解自己的朋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奶油壞蘑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